阿里云服务器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房产
房产 重庆信息港 2022-09-14 532浏览

衣食住行综合服务带形成 昌平新城东区控规出炉

乐居买房讯 9月13日,北京市规自委公示《北京昌平新城东区(南邵组团)CP00-1002、1101、1201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(街区层面)(2021年-2035年)》(草案)(公示期限30天),控规强调要高标准建设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文化、体育、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,其中包括,规划幼儿园14处、小学3处、初中1处、高中1处、完全中学1处、九年一贯制学校2处、十二年-贯制学校1处;规划医疗设施用地5处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处;规划区级公共文化设施5处等,实现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,营造品质活力社区。

昌平新城东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域内,西临老城片区,东临崔村镇,北临十三陵镇,南接未来科学城,距中心城区约30公里,距京藏高速公路约3公里,距未来科学城约2.5公里。本次规划范围北至京通铁路,西至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,南至京密引|水渠北侧100米绿化隔离带,东至孟祖河,总面积约1 1.5平方公里,占镇域总面积的32.3%。

本次控规旨在打造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、山水宜居典范城区、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、智慧产研创新园区。

控规提出,要依托浅山生态屏障、东沙河生态走廊、以及京密引水渠和孟祖河等生态基底,打造“一核、两带、多片区”的空间结构,塑造宜居、宜业、绿色、活力的空间形态。一核即多元消费体验核,打造多元化、体验式消费的核心地区,提升城市活力。两带即由南北向的综合服务带和东西向的景观游憩带组成的十字带,形成区域重要发展廊道和景观廊道。多片区包括多元消费体验区、市民综合服务区、智慧产研创新区、山前品质宜居区、水岸活力宜居区和活力共享宜居区。

另外,控规还提出要塑造山清水秀、活力共享、宜居宜业的城市风貌。

在民生改善方面,控规强调要高标准建设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文化、体育、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,落实街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总量,确保各类设施规模及配比,实现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,营造品质活力社区。具体内容如下:

规划幼儿园14处、小学3处、初中1处、高中1处、完全中学1处、九年一贯制学校2处、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处,教育设施用地总规模达45.6公顷;

规划医疗设施用地5处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处、社区卫生服务站9处、B级急救工作站1处,到2035年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低于7张;

规划保留机构养老1处、新增养老照料中心2处、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2处、残疾人托养所1处、社区助残服务中心1处,到2035年千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9.5张;

规划区级公共文化设施5处、街道文化中心2处、社区综合文化室8处,到2035年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不低于0.45平方米;

规划街区级体育设施3处、社区级体育设施4处,到2035年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不低于0.7平方米;

规划特勤消防站1处、一级普通消防站1处、规划户籍派出所2处、规划固定避难场所3处,紧急避难场所7处,到2035年人均应急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低于2.1平方米。

控规还明确,在绿色空间方面,加强与周边生态资源连接,将自然景观引入新城东区,结合综合服务带和景观游憩带打造城市绿廊,中心区布局大尺度中心公园,同时周边分散布局多处社区游园,基本达到300-500米的覆盖范围,构建“大绿地+小公园”的实用型公园绿化体系。

另外,控规明确,落实分区规划轨道网络,保障区域对外连通;构建五横三纵的对外干路系统,增强昌平新城东区与老城及与未来科学城之间的联系;同时结合用地需求增加微循环道路,构建功能完善、层级合理的道路网体系。

最后,控规提及,结合城市功能、历史地名、地域特点等因素开展地名规划,利用民、惠、政、通、昌、平、繁、荣、兴、旺等作为主题词,构建符合规划定位、尊重文化传统、传承昌平历史、体现时代精神的地名系统。

 


重庆信息港

重庆信息港10000+篇文章

站点 微博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重庆信息港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
返回列表

拓展阅读
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5 by 重庆信息港 chq.sczixu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